成语有关陂的成语
有关陂的成语
有关陂的成语共收录7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陂湖禀量 | 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
叔度陂湖 | 《后汉书 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叔度,黄宪字。后以喻人度量宽大。 | 《后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
无偏无陂 | 不偏向;不邪曲。 | 《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
险陂倾侧 | 险陂:邪恶不正;倾侧:倾斜。指邪恶不正的行为。 | 战国·赵·荀况《荀子·成相》:“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
无平不陂 | 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 | |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易·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孔颖达疏:“是初始平者,必将有险陂也;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復也。无有平而不陂,无有往而不復者。”《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弟已为足下起得一课,乃《泰》之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足下尽可无事。” | |
万顷之陂 | 顷之qǐngzhī一会儿,不久,过些时候倾之。——《战国策·燕策》顷之。——《资治通鉴》顷之。——清·魏禧《大铁椎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