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第的成语

有关第的成语

有关第的成语共收录33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书香门第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甲第星罗甲第:封侯者的住宅,泛指显贵的宅第。富丽堂皇的宅院像繁星一样密布。形容富家大院众多。宋·杨侃《皇畿赋》:“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
第一夫人一国中国家元首的妻子。
发昏章第十一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缠绵床第缠绵:情意深厚;第:床上的席子。指沉溺于两性之事。梁启超《新民说》第17节:“弱冠而后,则又缠绵床第,以耗其精力。”
角巾私第脱掉官服,戴上头巾,居住在私宅。指闲居不仕。《晋书 王濬传》:“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
天字第一号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天地玄黄”
甲第连天甲第:富豪显贵的宅第。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唐 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破题儿第一遭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1回:“像这等先事戒备,还是破题儿头一遭。”
品而第之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晋书 苻坚载记上》:“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
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甲第连云甲第:原指封侯者的住宅,后泛指贵显的宅第。连云:形容高耸入云。形容宅第的高大。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唐 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不谦虚的人的自称。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号人物。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簪缨门第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借指官宦。指显贵人家。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安老爷家,通共算起来,内外上下,也有二三十口人,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
阖第光临阖第:全家。欢迎你全家来参加。鲁迅《狗·猫·鼠》:“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句子。”
鸿都买第《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修,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后以“鸿都买第”泛指买官行贿。《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
郄诜高第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乌衣门第指世家望族。清·陈维菘《渡江云·扬州感旧》词:“风流推宋玉,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
郤诜高第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晋郤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 郤诜传》。
科第出身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
第二职业第二职业dì-èrzhíyè指在职职工在业余时间从事的有经济收入的活动。
第二世界中共对世界的划分,指介于美、苏超级强国与第三世界之间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言。
第一产业指各类职业农民和各类水生、土生等农业原始产品。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
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第三世界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种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胡秋原﹑苏汶等人﹐自称是居于国民党反动文人和左翼革命文学阵营之间的所谓'第三种人'。他们的核心思想是'文艺自由'论﹐并用以反对左翼文学所提倡的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的主张。
第五纵队1936年10月西班牙内战时,叛军用四个纵队进攻首都马德里,把潜伏在马德里城内进行破坏活动的反革命组织叫做第五纵队。后来泛指内部潜藏的敌方组织。
第三产业指西方现代经济学为研究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划分的国民经济三个部门之一,包括商业、金融业、信托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性行业等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一般认为第一产业指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矿业;第二产业指制造业、建筑业
三元及第三元: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及第:科举应试中选。从乡试到殿试都考中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
屡试不第屡:多次。第:科第,即科举考中者的名次、等第。接连多次参加考试都没被录取。
角巾东第比喻隐居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