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

范蠡


范蠡 (范蠡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àn lǐ,。。。


※ 词语范蠡的拼音、范蠡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范蠡[ fàn lǐ ]

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出身微贱。仕越为大夫,擢上将军。他与文种协助勾践着手重建国家。经过长期准备,逐步为灭吴作好准备。前484年,吴王已杀谋臣伍子胥,勾践欲发兵攻吴,为他劝止。次年,吴王夫差率国精锐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国争霸,只留老弱残兵与太子在国看守,他认为是进攻吴国良机,便与勾践率师伐吴,大获全胜。后游齐国。至陶,改名陶朱公,经商致富。晚年放情太湖山水,爱好养鱼。著《计然篇》《养鱼经》。其言论还见于《国语 · 越语下》《史记 · 货殖列传》等。

英文Fan Li;

国语辞典

范蠡[ fàn lǐ ]

人名。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浮海适齐,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在线汉字转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