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zéi

盗贼


盗贼 (盜賊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ào zéi,名词。。。

盗贼

拼音读音

拼音dào zéi

怎么读

注音ㄉㄠˋ ㄗㄟˊˊ


※ 词语盗贼的拼音、盗贼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盗贼[ dào zéi ]

强盗和小偷总称。

例如盗贼亭武起,问谁多穷民。 ——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英文robber; bandit; embezzler; thief;

引证解释

盗贼[ dào zéi ]

1.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

例证《周礼 · 天官 · 小宰》:“五曰刑职,以詰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
《荀子 · 君道》:“禁盗贼,除姦邪。”
杨倞 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
今俗称强取曰盗,私偷曰贼。 元 ·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俺这犬吠柴门和月待黄昏,只除是盗贼不敢来相近。”

2.指抢劫偷窃的行为。

例证唐 · 元稹 《告畬三阳神文》:“饥饉因仍,盗贼仓卒,閭落焚燔,城市剽拂。”

3.对反叛者的贬称。

例证《史记 · 秦始皇本纪》:“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 关中 卒发东击盗者毋已。”
宋 · 陆游 《董逃行 · 读古乐府拟作》:“汉 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

4.指外族入侵者。

例证唐 · 陈子昂 《上蜀川军事》:“臣伏惟 松潘 诸军自屯镇以来,於今相继百十餘年,竟未闻盗贼(指 吐蕃 )大侵而有尺寸之效。”
《明史 · 杨继盛传》:“盗贼(指 俺答 )伏莽,徒慑国威不敢肆耳,今知朝廷畏怯,睥睨之渐必开。”

国语辞典

盗贼[ dào zéi ]

强盗窃贼。

例证《周礼 · 天官 · 小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
《儒林外史 · 第三四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近义响马

反义警探

在线汉字转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