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
锱铢 (錙銖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ī zhū,名词。。。

拼音读音
拼音zī zhū
怎么读
注音ㄗ ㄓㄨˊ
锱铢(读音zī zhū)的近同音词有 自主(zì zhǔ)自助(zì zhù)资助(zī zhù)仔猪(zǐ zhū)紫竹(zǐ zhú)梓柱(zǐ zhù)自诸(zì zhū)自注(zì zhù)子注(zǐ zhù)紫朱(zǐ zhū)咨注(zī zhù)赀贮(zī zhù)辎铢(zī zhū)滋助(zī zhù)
※ 词语锱铢的拼音、锱铢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锱铢[ zī zhū ]
◎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例如奈何取之尽锱铢。 —— 唐 · 杜牧《阿房宫赋》
英文trifle;
引证解释
锱铢[ zī zhū ]
1.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
例证《庄子 · 达生》:“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
《淮南子 · 兵略训》:“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錙銖有餘。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
唐 · 柳宗元 《披沙拣金赋》:“观其振拔污涂,积以錙銖,碎清光而竞出,耀直质而特殊。”
清 ·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 滦阳消夏录二》:“吾无遗债累汝,汝亦无父母兄弟掣肘,得行己志,可勿受錙銖聘金。”
2.比喻微利,极少的钱。
例证清 · 梁章鉅 《归田琐记 · 曼云先生家传》:“余常谓公平生有数反。家无常物,而用财如泥沙,不计有无,至錙銖之入,輒相顾动色,不苟取。”
清 · 许秋垞 《闻见异辞 · 一钱致富》:“夫云:‘柰无錙銖何?’女即褪藕覆……并探抹胸带结上真珠一串,曰:‘以此易银,货殖有资矣。’”清 ·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近 娄 东某人诗有‘题无轩冕诗方贵,囊絶錙銖手亦香’之句。”
国语辞典
锱铢[ zī zhū ]
◎锱与铢都是极小的计算单位,用以比喻极细微。
例证明 · 王世贞《鸣凤记 · 第一四出》:“卖官鬻爵,取利下尽锱铢。”
清 · 李文炤〈俭训〉:“况乎用之奢者,取之不得不贪,算及锱铢,欲深谿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