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
布政使 (布政使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ù zhèng shǐ,。。。

拼音读音
拼音bù zhèng shǐ
怎么读
注音ㄅㄨˋ ㄓㄥˋ ㄕˇˊ
※ 词语布政使的拼音、布政使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布政使[ bù zhèng shǐ ]
◎官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直隶亦设,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 · 职官 · 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 · 吏部 · 官制》。
国语辞典
布政使[ bù zhèng shǐ ]
◎职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财政长官。属承宣布政使司,受辖于督抚,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两司”。也作“藩台”、“藩司”。
在线汉字转拼音
最近词语拼音查询:
阒不见人的读音(qù bù jiàn rén)轻奢侈品的读音(qīng shē chǐ pǐn)并用的读音(bìng yòng)情奴的读音(qíng nú)比重的读音(bǐ zhòng)逼近的读音(bī jìn)曲骨穴的读音(qǔ gǔ xué)青㝉的读音(qīng níng)青囊花的读音(qīng náng huā)却略的读音(què lüè)兵力的读音(bīng lì)清罇的读音(qīng zūn)箐寨的读音(qìng zhài)不作的读音(bù zuò)不来的读音(bù lái)本色的读音(běn sè)不比的读音(bù bǐ)拜访的读音(bài fǎng)青硫丸的读音(qīng liú wán)清㝉汤的读音(qīng níng t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