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太一


太一 (太一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ài yī,。。。


※ 词语太一的拼音、太一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太一[ tài yī ]

亦作“太乙”。即道家所称的“道”,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星名。即帝星。又名北极二。因离北极星最近,故隋 · 唐以前文献多以之为北极星。天神名。山名。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引证解释

太一[ tài yī ]

1.亦作“太乙”。

2.即道家所称的“道”,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例证《庄子 · 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成玄英 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
《吕氏春秋 · 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彊为之(名),谓之太一。”
唐 · 吴筠 《听尹炼师弹琴》诗:“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3.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例证《孔子家语 · 礼运》:“夫礼必本於太一。”
王肃 注:“太一者,元气也。”
南朝 · 宋 朱昭之 《难夷夏论》:“道法则采饵芝英,餐霞服丹,呼吸太一,吐故纳新。”
唐 · 马湘 《登杭州秦望山》诗:“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4.天神名。

例证战国 宋玉 《高唐赋》:“醮诸神,礼 太一。”
《史记 · 封禅书》:“天神贵者 太一。”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
唐 · 谷神子 《博异志 · 敬元颖》:“昨夜子时已朝 太一 矣。”
清 · 吴伟业 《海市》诗之一:“仙人 太乙 祀 东莱,不信 蓬 瀛 此地开。”

5.星名。即帝星。又名北极二。因离北极星最近,故 隋 唐 以前文献多以之为北极星。参阅《史记 · 天官书》《晋书 · 天文志上》

例证《星经》卷上:“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南朝 · 梁 沉约 《梁雅乐歌 · 皇雅二》:“华盖拂紫微,勾陈绕太一。”
元 · 张可久 《折桂回 · 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曲:“镇 钱塘 太乙勾陈,玉柱擎天,綉袞生春。”
清 ·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三:“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

6.山名。

例证《文选 · 张衡<西京赋>》:“於前则 终南 太一。”
李善 注:“《汉书》曰:太一山,古文以为 终南。《五经要义》曰:太一 一名 终南山,在 扶风 武功县。此云 终南 太一,不得为一山明矣。盖 终南,南山之总名。 太一 、一山之别号耳。”
唐 · 王维 《终南山》诗:“太乙 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国语辞典

太一[ tài yī ]

1.宇宙万物的本源。也作“大一”。

例证《庄子 · 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吕氏春秋 · 仲夏纪 · 大乐》:“万物所出,造于太一。”

2.神仙。即天帝。也作“泰一”。

例证《史记 · 卷二八 · 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文选 · 宋玉 · 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

3.山名。在陕西省郿县南,高矗云表,终年积雪,故也称为“太白山”,为秦岭山脉之秀峰或以为终南山之别名。也作“太乙”。

例证《文选 · 张衡 · 西京赋》:“于前则终年太一,隆崛崔崒。”

4.星名。在紫微宫中,天一星之南,古代曾以之为北极星。也作“太乙”。

例证《晋书 · 卷一一 · 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太一星在天一南,相近。”

在线汉字转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