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役
驱役 (驅役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ū yì,。。。

拼音读音
拼音qū yì
怎么读
注音ㄑㄨ 一ˋˊ
驱役(读音qū yì)的近同音词有 曲艺(qǔ yì)趣埶(qù yì)劬勚(qú yì)趣役(qù yì)渠伊(qú yī)屈轶(qū yì)屈揖(qū yī)屈意(qū yì)屈抑(qū yì)祛疑(qū yí)胠翼(qū yì)驱疫(qū yì)取意(qǔ yì)曲意(qū yì)曲译(qǔ yì)诎意(qū yì)取义(qǔ yì)曲议(qǔ yì)趋役(qū yì)曲颐(qǔ yí)诎抑(qū yì)
※ 词语驱役的拼音、驱役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驱役[ qū yì ]
◎役使。引申为运用。
引证解释
驱役[ qū yì ]
1.驱役:亦作“駈役”。 驱使;役使。
例证汉 · 王充 《论衡 · 对作》:“《六略》之书,万三千篇,增善消恶,割截横拓,驱役游慢,期便道善,归正道焉。”
宋 · 苏洵 《田制》:“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僕,安坐四顾,指麾於其间。”
梁启超 《广诗中八贤歌》:“驱役教典庖丁刀,何况 欧 学皮与毛。”
2.为内廷服役供驱使的人。
例证《后汉书 · 皇后纪下 · 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
《资治通鉴 · 汉桓帝延熹八年》引此文作“驱役”。 胡三省 注:“驱役者,嬖倖挟势,驱掠良人,以供掖庭私役者也。”
3.为官事奔走辛劳。
例证晋 ·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一:“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4.敺役:役使。引申为运用。
例证明 · 李东阳 《安平镇减水石坝记》:“利与害相值,必较多寡以为重轻,若敺役土石,当水之怒,费多而利寡,此古人所深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