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běizōng

南北宗


南北宗 (南北宗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nán běi zōng,。。。

南北宗

拼音读音

拼音nán běi zōng

怎么读

注音ㄋㄢˊ ㄅㄟˇ ㄗㄨㄥˊ


※ 词语南北宗的拼音、南北宗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南北宗[ nán běi zōng ]

1.我国佛教禅宗的两个派别。佛教禅宗自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慧能所创,主张“顿悟说”,行于南方;北宗为神秀所创,主张“渐悟说”,行于北方。故有“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之称。后世南宗大行,分为“五家七宗”。参阅《坛经 · 顿渐品》

2.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金王重阳所传者为北宗,宋张伯端所传者为南宗。

3.我国山水画自唐以后的两种流派。南宗源于王维,重渲染而少钩勒;北宗源于李思训父子,重写实而多用重彩。其说始于明董其昌,有崇南抑北倾向。见《容台别集 · 画旨》

国语辞典

南北宗[ nán běi zōng ]

1.唐代时,佛教禅宗自五祖圆寂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系六祖慧能所创,北宗系神秀所创。

2.金朝时,道教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为王喆所创,南宗为刘海蟾所创。

3.明代董其昌将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二宗。南宗师祖王维,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钩勒,以秀丽著称。北宗师祖李思训,山石峭拔,多用青绿浓重之色,以刚劲称胜。

在线汉字转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