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èng

孟轲


孟轲 (孟軻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mèng kē,。。。

孟轲

拼音读音

拼音mèng kē

怎么读

注音ㄇㄥˋ ㄎㄜˊ

孟轲(读音mèng kē)的近同音词有 猛可(měng kě)


※ 词语孟轲的拼音、孟轲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孟轲[ mèng kē ]

(约前372 —— 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英文Meng ke;

国语辞典

孟轲[ mèng kē ]

人名。(西元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受学于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后世尊称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

在线汉字转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