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论
抗论 (抗論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kàng lùn,。。。

拼音读音
拼音kàng lùn
怎么读
注音ㄎㄤˋ ㄌㄨㄣˋˊ
※ 词语抗论的拼音、抗论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抗论[ kàng lùn ]
◎立论。大声争论。抗议。相对晤谈。谓在言论上相抗衡。
引证解释
抗论[ kàng lùn ]
1.立论。
例证汉 · 赵壹 《报皇甫规书》:“高可敷翫坟典,起发圣意;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
《陈书 · 孙瑒传》:“时 兴皇寺 朗法师 该通释典, 瑒 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
2.大声争论。
例证唐 · 无名氏 《玉泉子》:“淮南 节度使 王播,以钱十万贯赂遗恩倖,諫议大夫 独孤朗、张仲方 ……等十人,前一日诣 延英 抗论其事。”
宋 · 王巩 《闻见近录》:“既至, 文忠 抗论不屈。”
3.相对晤谈。
例证清 · 刘大櫆 《程易田诗序》:“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
4.谓在言论上相抗衡。
例证《晋书 · 孙盛传》:“于时 殷浩 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 盛 而已。”
5.抗议。参见“抗议”。
例证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故西国之民,有被压制於政府者,必羣集抗论之,抵拒之。”
国语辞典
抗论[ kàng lùn ]
1.直言而不阿谀。
例证《后汉书 · 卷八〇 · 文苑传下 · 赵壹传》:“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
2.以言论相对抗。
例证《晋书 · 卷八二 · 孙盛传》:“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