阃外

词语解释
阃外[ kǔn wài ]
⒈ 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
⒉ 指国境之外。
⒊ 指外任的将吏。
⒋ 指家庭之外。
引证解释
⒈ 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
引《晋书·陶侃传》:“閫外多事,千緖万端,罔有遗漏。”
唐 白居易 《近见慕巢尚书诗中屡有叹老思退之意因以长句戏而谕之》:“近见诗中叹白鬚,遥知閫外忆 东都。”
明 单本 《蕉帕记·闹婚》:“朝中天子三宣,閫外将军一令。”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盈庭昏庸衰谬之臣,既已心灰胆落,失所凭藉,惟依閫外诸将帅以为重。”
⒉ 指国境之外。
引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出使之臣,节盛於碧油囊,令启路者双持於马上,天子之命,节制於閫外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与其取 鲁 而失天下之心,孰若安 鲁 以昭吾君之令德哉。於是制其閫外之命, 鲁 未有君,我是以定 公子申 之位。”
⒊ 指外任的将吏。
引《南宫词纪·八声甘州·咏马嵬事》:“唐王 心懊恼,赐 贵妃 刑宪,忍落霜毫,欲传恩赦,怎奈閫外军条。”
明 无名氏 《霞笺记·求美结欢》:“閫外威权深重,军门体统尊严。”
⒋ 指家庭之外。
引《孔子家语·本命》:“﹝妇女﹞教令不出於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閫外之非仪也。”
分字解释
※ "阃外"的意思解释、阃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韦昌辉,滥庸阃外,大奸似忠,内外蒙蔽,为陛下腹心之蛊也,数年以来,招灾致异,丧本伤元,国家之纲纪废驰,凡此种种。
2、夫将帅者,王之爪牙,登坛授钺,凿门推毂,阃外之事,将军裁之,所以克敌而致胜也。
3、而建郢分扬,矫枉过直,籓城既剖,盗实人单,阃外之寄,于斯而尽。
4、小窃虽多,未足为虑,义臣克之,拥兵不少,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相关词语
- kǔn nèi阃内
- wén kǔn文阃
- guì kǔn桂阃
- kǔn shǔ阃署
- kāi kǔn开阃
- tiān kǔn天阃
- zūn kǔn尊阃
- fān kǔn藩阃
- kǔn yǔ阃宇
- kǔn yù阃域
- kǔn niè阃
- kǔn gōng阃公
- kǔn ào阃奥
- kǔn zhèng阃政
- chū kǔn出阃
- mén kǔn门阃
- ào kǔn奥阃
- kǔn fàn阃范
- kǔn wàng阃望
- kǔn yè阃业
- lǐ lǐ wài wài里里外外
- wài wù外务
- wài cái外材
- wài xué外学
- wài yóu外邮
- hù wài户外
- xuàn wài炫外
- é wài额外
- guān wài关外
- wài wū外屋
- wài xiàn外县
- wài tiān外天
- mèi wài媚外
- pái wài排外
- kǒu wài口外
- hǎi wài海外
- shè wài涉外
- wài zhì外治
- wài bāng外邦
- wài cái外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