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券弃债的成语故事


折券弃债

拼音zhé quàn qì zhài

基本解释券:泛指票据、凭证。指销毁债券,不再索偿。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岁竟,比两家常折券弃债。”


暂未找到成语折券弃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折券弃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有女怀春 《诗·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恶言恶语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路恶言恶语,直嚷到自己房中,说向丈夫。”
鞭辟近里 宋 程颢《师训》:“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书与东海王疆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悉索薄赋 《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
雨鬓风鬟 清·陈维崧《潇湘逢故人慢·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为阮亭赋》词:“正洞庭归客,憔悴思还。牧羊龙女,恰相逢、雨鬓风鬟。”
以螳当车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譬犹以卵投石,以螳当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碑沉汉水
蓄锐养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