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
基本解释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暂未找到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坐山观虎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
宠辱不惊 | 《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
车量斗数 | 清·秋瑾《精卫石》第一回:“这真是……车量斗数的功德,为什么倒无人肯做呢?” |
杯水之谢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
正颜厉色 | 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
心醉神迷 | 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这眼光对她来说真是勾魂摄魄,令她心醉神迷。” |
振穷恤寡 | 《北史·魏纪四·孝明帝》:“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振穷恤寡。” |
拘挛补衲 | 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 |
烟云过眼 |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
玉想琼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