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鼎象物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ù dǐng xiàng wù
基本解释鼎:古代炊器,三足两耳,也指传国重器。禹收集九州金属而铸成的九鼎之上所铸各种物品图像。称颂君王有德。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暂未找到成语铸鼎象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铸鼎象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兔死狐悲 | 元 汪元亨《折桂令 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
十年读书 |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
以暴易乱 | 南朝·宋·范晔《宦者传论》:“虽袁绍龚行,芟夷余,然以暴易乱,亦何云及。” |
误入迷途 | |
狂涛巨浪 | 巴金《废园外 长夜》“先前那里面有的是狂涛巨浪,现在却是一阵炙骨熬心的烈火。” |
淆乱视听 | 《先拔志始》卷下:“或巧布流言蜚语,或写匿名文书,害正党邪,淆乱视听。” |
七破八补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形状十分瑟缩。” |
布颿无恙 | |
聚沙之年 | 唐·于志宁《大唐西域记序》:“奇阙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 |
意况大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