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饿莩的成语故事


野有饿莩

拼音yě yǒu è piǎo

基本解释饿莩:饿死的人。郊外有饿死的人。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暂未找到成语野有饿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野有饿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生事微渺 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微渺。”
燔书坑儒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桑户棬枢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目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直道事人 《隋书·冯慈明传》:“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义之言,非所敢对。”
静中思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一时忽然静中思动,因命牡丹、兰花众仙子看守洞府,去访百草仙子,不意适值外出。”
楚雨巫云 元·孙周卿《沉醉东风·宫词》曲:“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
丰屋之过
冰封雪飘
三风五气
兵上神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