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无拾遗的成语故事


路无拾遗

拼音lù wú shí yí

基本解释见“路不拾遗”。

出处《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暂未找到成语路无拾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路无拾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谄上骄下 汉 扬雄《法言》:“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无疾而终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天从人愿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遁迹销声 《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云垂海立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凤凰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
雀角之忿 《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少头无尾
误国欺君
伤化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