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故蹈常的成语故事


袭故蹈常

拼音xí gù dǎo cháng

基本解释袭:沿袭;故:老办法;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出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暂未找到成语袭故蹈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袭故蹈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眼明心亮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吐心吐胆 宋·朱熹《答刘季章书》:“日用之间,应事接物,直是判断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胆,亦只如此,更无回互。”
百紫千红 宋 王安石《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诗之一:“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宋 辛弃疾《定风波 赋杜鹃花》词:“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替古人耽忧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
心慈好善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赏信罚明 《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挥翰临池 晋·代卫恒《四体书势》谓东汉的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共相标榜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
贪大求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