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自守的成语故事


闭关自守

拼音bì guān zì shǒu

基本解释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暂未找到成语闭关自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闭关自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守死善道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一槌定音 朱可 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狼奔兔脱 《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推干就湿 明·徐田臣《杀狗记·孙荣奠墓》:“三年乳哺恩爱深,推干就湿多劳顿。”
深山穷林 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临文不讳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千条万缕 宋·欧阳修《渔家傲》词之十:“天与多情丝一把,谁厮惹,千条万缕萦心下。”
进退消息 清·魏源《圣武记》叙:“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
朗朗脆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