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壅必溃的成语故事

拼音chuān yōng bì kuì
基本解释壅:堵塞。溃:决口,堤岸崩坏。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出处《国语·周语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暂未找到成语川壅必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川壅必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独木难支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
百炼成刚 | 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诗:“点起斗争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炼成刚。” |
装神扮鬼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8回:“你且装神扮鬼,将窗子、衣服、锁子丢在房内院外,饰人的耳目。” |
大可不必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 |
内疏外亲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曾子曰:‘内疏而外亲。’” |
大本大宗 | 《庄子·天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
废然而返 | 庄周《庄子 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
冰瓯雪椀 | 《有宗嘉话》:“必以天池浩露,涤笔于冰瓯雪椀中,方与此诗相副。” |
计穷虑极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 |
狸头白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