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的成语故事


十羊九牧

拼音shí yáng jiǔ mù

基本解释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出处《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暂未找到成语十羊九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十羊九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化腐朽为神奇 《庄子 知北游》:“腐朽复化为神奇。”
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蠹啄剖梁柱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言中无物
有初鲜终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扬清抑浊 《梁书·武帝纪》:“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
睥睨窥觎 《宣和书谱·秋月帖》:“总戎马之权,居形势之地,有睥睨窥觎之意。”
风靡云蒸 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况八纮既奄,风靡云蒸,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狗追耗子 周立波《暴风雨》第一部九:“你狗追耗子,管啥闲事?”
筚门闺窬 晋·陆云《与陆典书书》:“筚门闺窬之人,敢唏天望之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