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戢耳的成语故事


俯首戢耳

拼音fǔ shǒu jí ěr

基本解释见“俯首帖耳”。

出处孙中山《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暂未找到成语俯首戢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俯首戢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窍不通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济贫拔苦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数不足者,将安乐施厄者。”
好语似珠 宋 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之死靡他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贽《昆仑奴》:“忠臣侠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侠义,则临危自奋,之死靡他。”
栋折榱崩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
桂折一枝 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一刻千金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喟然太息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聚少成多 《汉书 董仲传》:“众少成多,积小致巨。”
汪洋辟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