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形骸的成语故事


土木形骸

拼音tǔ mù xíng hái

基本解释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出处《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暂未找到成语土木形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土木形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呼吸相通 《清史稿 颜伯焘传》:“闽粤互为唇齿,呼吸相通。”
目不见睫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千载一时 晋 袁宏《后汉纪 桓帝纪下》:“为仁者博施兼爱,崇善济物,得其志而中心倾之,然忘已以为千载一时也。”
做小伏低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杯满饮醉模糊。”
辞穷理屈 《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置之。”
九原可作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了如观火 邹鲁《戊甲云南河口之役》:“今有河内来函,读之必了如观火,从此兄等之出而说人,必更有把握矣。”
狂风怒吼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40回:“忽闻狂风怒吼,怪浪波番,其舟在水,飘飘如一叶。”
析毫剖芒 《文子 道原》:“夫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析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总名也”。
明月与砾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