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困国贫的成语故事


民困国贫

拼音mín kùn guó pín

基本解释人民困苦,国家贫穷。

出处《宋史·河渠志》:“当此天灾岁旱,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暂未找到成语民困国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民困国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风掣雷行 清·无名氏《游越南记》:“洋场马路,纵横井井,虽不及上海之平坦,而马车洋车往来络绎,风掣雷行。”
明耻教战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外亲内疏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不料此人外亲内疏,挟诈而取益州,遂并汉中,有霸业兴隆之志。”
力敌势均 《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不迁之庙
倒海移山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飞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大小文武官员,都是助纣为虐,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甚非计也。”
苞苴竿牍 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专欲难成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坐言起行 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