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斤抹两的成语故事

拼音diān jīn mò liǎng
基本解释犹言掂斤播两。
出处明·朱有燉《小桃红》第一折:“他更有截长补短的钉人钉,掂斤抹两的称人秤。”
暂未找到成语掂斤抹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掂斤抹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嫉恶若仇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
物以稀为贵 | 唐 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
治乱安危 | 宋·苏轼《东坡集·司马温公行状》:“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乱安危者,皆不载。” |
持久之计 |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
神湛骨寒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门在山坳间,不甚轩豁,而森碧上交,清流出其下,不觉神湛骨寒!” |
悬河注水 | 《旧唐书·杨炯传》:“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 |
视险如夷 | 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
推择为吏 | |
百金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