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为宝的成语故事


不贪为宝

拼音bù tān wéi bǎo

基本解释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出处《左传 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暂未找到成语不贪为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贪为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刀光剑影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外宽内忌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
才貌双全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学如穿井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学道当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难出。”
跌荡不羁 《宣和书谱 石延年》:“遂入馆,然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
果如其言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果如其言,吕后德之,而逼令强食之,故令其道不成耳。”
挺身独出 《北齐书·綦连猛传》:“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
头眩眼花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卷:“半晌方上床,头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
锁厅举人
海军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