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自如的成语故事


意气自如

拼音yì qì zì rú

基本解释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出处《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暂未找到成语意气自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意气自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别具只眼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鸡尸牛从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不步人脚 明 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负险不宾 《晋书·陶璜传》:“夷帅范熊世为逋寇,自称为王,数攻百姓;且连接扶南,种类猥多,朋党相倚,负险不宾。”
花林粉阵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排列着花林粉阵。”
搓粉抟朱 元·无名氏《女真欢》第二折:“污平生冰雪玉洁,尽今宵搓粉抟朱,恐明朝怨紫啼红。”
三生有幸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肺肝如见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殊不知肺肝如见,事实具在,欲盖弥彰。”
名卿钜公
瓮里醯鸡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