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然起敬的成语故事


肃然起敬

拼音sù rán qǐ jìng

基本解释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暂未找到成语肃然起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肃然起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壮志未酬 唐 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寻章摘句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覆车之戒 《晋书 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陵上无礼,悖言自口。”
楚楚有致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所居曲房密室,帷帐尊彝,楚楚有致。”
养痈致患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抵瑕陷厄 唐 柳宗元《答问》:“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
相机观变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0回:“元帅屯兵于郝山矶,相机观变,可以万全。”
须弥芥子 《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终天报恨
英华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