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口慎事的成语故事

拼音wèi kǒu shèn shì
基本解释慎:谨慎。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出处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暂未找到成语畏口慎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畏口慎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邪魔外道 |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
超然自得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
千了百了 | |
邦国殄瘁 | 《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宠辱若惊 | 先秦 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
致命遂志 | 《周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
执两用中 | 《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
亟须纠正 | |
觅缝钻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