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的成语故事

拼音bī shàng liáng shān
基本解释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暂未找到成语逼上梁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逼上梁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连二并三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开着,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三。” |
范张鸡黍 |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
弱冠之年 |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
万里长征 | 唐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蜂拥而上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
千岩万壑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
贻范古今 | 唐·孙揆《令应传》:“今则公之教可以精通显晦,贻范古今。” |
尺璧寸阴 |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
荆钗裙布 | 明·范受益《寻亲记·剖面》:“荆钗裙布,还有甚娇娆?” |
嚼腭搥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