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屦踵决的成语故事


纳屦踵决

拼音nà jù zhǒng jué

基本解释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暂未找到成语纳屦踵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纳屦踵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看家本事 李劼人《天魔舞》第13章:“她不等他说真心话,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来了。”
开花结实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腹中无滓秽,但有精元气,淘汰修炼不辍,自然开花结实矣。”
相鼠之刺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鸟兽》:“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
铜头铁臂 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折冲千里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
谩辞哗说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君王国于会稽,穷于入吴,言悲辞苦……而君王何为谩辞哗说,用而相欺,臣诚不取。”
祸福靡常 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祸福靡常,喜悲交集。”
移缓就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 四川铁路案档案》:“略分先后,以为移缓就急之谋,则川事尚可为也。”
翠荡瑶翻
空心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