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鉴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gǔ wéi jiàn
基本解释亦作“以古为镜”。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出处《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暂未找到成语以古为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古为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红红火火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把事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没钱?借!” |
送佛送到西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异路同归 | 《文子 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
暮景桑榆 | 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 梁 萧统《文选 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
樽俎折冲 | 语出汉·刘向《新序·杂事一》 |
当家理纪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如今大街坊张二官府,要破五百两金银,娶你做二房娘子,当家理纪。” |
世异时移 |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
正理平治 | 《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
諠客夺主 | |
观形察色 | 《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观形察色,见貌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