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而不自见的成语故事

拼音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
基本解释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暂未找到成语自知而不自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知而不自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墙高基下 | 《北史·序传·李僧伽》:“时郑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
山崩钟应 |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
无拳无勇 | 《诗经 小雅 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
理冤擿伏 | 明·徐渭《女状元》第四出:“这三起事都问得绝妙,理冤擿伏么可也如神。” |
吼三喝四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四回:“维持会这些人,每天就在一块肥吃大喝,纸烟不离嘴,见人开口就是‘妈的屄’,整天吼三喝四抖威风。” |
优游自若 | 清·陆以湉《冷庐识·彭文勤公》:“凡置卷数百,二仆待侧,左展卷,右收卷,循环不息。待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
风雪载途 | |
牛不出头 | |
丹心一寸 | |
麤袍粝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