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轻重的成语故事

拼音quán héng qīng zhòng
基本解释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出处《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暂未找到成语权衡轻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权衡轻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回山倒海 | 北齐 魏收《魏书 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 |
舌端月旦 | 宋·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里阳秋。” |
大风大浪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
见马克思 | 李栋《心心相印》:“我比老弟痴长五岁,河北沧州人氏,父亲一九六七年被‘造反派’赶去见马克思了;不久,母亲也悲伤过度,哀哀而逝。” |
浴血奋战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
青霄白日 | 明·李贽《复邓石阳书》:“苟一毫衷赤不尽,尚有纤芥为名作诳语之,青霄白日,照耀我心。” |
利锁名缰 | 宋 方千里《庆春宫》词:“人生如寄,利锁名缰,何用萦萦?” |
十相具足 | |
审势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