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以辞色的成语故事


假以辞色

拼音jiǎ yǐ cí sè

基本解释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出处明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


暂未找到成语假以辞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假以辞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金玉满堂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璧坐玑驰
两袖清风 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胸有丘壑 唐 厉霆《大有诗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
零七碎八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两个新人的衣服被褥和零七碎八下来,三五十块钱根本不顶事。”
遂心满意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我们索性去截住他,夺了盘缠,抢了白马凑分,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
宾客盈门 《旧唐书 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箕引裘随 语出《礼记 学记》:“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玉石俱碎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宇量深广 晋·潘岳《司空密陵侯郑袤碑铭》:“弘操岳峻,宇量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