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君误国的成语故事


欺君误国

拼音qī jūn wù guó

基本解释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出处明 陆采《明珠记 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


暂未找到成语欺君误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欺君误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宋 洪迈《容斋续笔 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古稀之年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趁火抢劫 郭沫若《尚儒村》:“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乘隙捣虚 金·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恐乘隙捣虚,瑕者毕坚,而胜负之势未可料也。”
观机而作 《隋书·贺娄子幹传》:“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
暴殒轻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
鼎足而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危若朝露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前恭后倨
东漂西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