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暮入地的成语故事


旦暮入地

拼音dàn mù rù dì

基本解释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暂未找到成语旦暮入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旦暮入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然糠自照 《南史 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在官言官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相生相成 宋·陈亮《量度权衡策》:“律生而为度量权衡,制器以尽天下之变,是岂可以常法而论其相生相成之义乎!”
陈言肤词 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短文章要能耐读,必须有精彩新鲜的内容,最好要比长文章更多地解决问题,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
朱颜鹤发 明·陶宗仪《辍耕录·道士寿函》:“一老道士者,朱颜鹤发,延至其室。”
高枕不虞 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戎逖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不虞。”
浮一大白 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得人为枭
长乐永康
安行疾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