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倒猢孙散的成语故事


树倒猢孙散

拼音shù dǎo hú sūn sàn

基本解释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出处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於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猻散赋》一篇。”


暂未找到成语树倒猢孙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树倒猢孙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铁郭金城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翻然改图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象箸玉杯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神驰力困 明·汪道昆《沽水悲》:“可怜素手明于雪,只恐回身化作云,洛神既去,寡人神驰力困,我想那孤馆独眠怎捱到晓。”
洞察其奸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为寇仇。”
枕干而寝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惊起梁尘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蟠据固结
甄奇録异
阳阿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