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成语故事

拼音mù xiù yú lín,fēng bì cuī zhī
基本解释秀:出众;摧:毁坏。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
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暂未找到成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高瞻远瞩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
发愤自厉 | 章炳麟《与刘揆一书》:“夫处阴极玄黄之世,材者宜发愤自厉,复我种族。” |
事与心违 |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
元凶巨恶 | |
折节下士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
针头线脑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
天人感应 |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感应,阴阳相和。” |
伯埙仲篪 | 《诗经 小雅 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
栋榱崩折 | 清·汪琬《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栋榱崩折,势莫能支。” |
言简意深 | 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