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难行的成语故事

拼音cùn bù nán xíng
基本解释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离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艰难;连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无力摆脱。也作“寸步难移”、“寸步不移”。
出处元 白仁甫《东墙记》:“听了他凄凉惨切,好教我寸步难行。”
暂未找到成语寸步难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寸步难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孜孜不倦 |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雕虫小艺 | 南朝·梁·沈约《<梁武帝集>序》:“雕虫小艺,无累大道。” |
踞炉炭上 | 《晋书·宣帝纪》:“军还,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 |
尊贤使能 |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
一饭之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切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
正大不阿 | |
自僝自僽 |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到如今夫妻情,父子恩,都作了一笔勾,落得个自僝自僽。” |
赍粮藉寇 | 《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
迎刃而判 | |
目可瞻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