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的成语故事


居安思危

拼音jū ān sī wēi

基本解释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暂未找到成语居安思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居安思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然糠自照 《南史 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千辛万苦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达权知变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一卷:“主四方之事的,顶寇束带,谓之丈夫;出将入相,无所不为;须要博古通今,达权知变。”
书香门户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
安邦治国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奋勇直前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略知皮毛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李白斗酒
隐隐辚辚
剔抽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