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的成语故事

拼音dāng rén bù ràng
基本解释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暂未找到成语当仁不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当仁不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束身就缚 | 《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
灵心慧齿 | 清·程羽文《鸳鸯牒》:“蔡文姬灵心慧齿,辱迹穹庐。” |
涉世未深 | 《晋书·孔衍传》:“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学不及衍,涉世声誉过之。” |
意出望外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六月间,又得宗师录取一名科举,意出望外,从此准备进场之事。” |
冰炭不投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5回:“今日见面,原想得一知己,岂知谈了半天,竟有些冰炭不投。” |
高山景行 | 《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秋豪之末 | 《庄子 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
登门谢罪 | |
瓦缶雷鸣 | |
菜果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