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支离的成语故事


病骨支离

拼音bìng gǔ zhī lí

基本解释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出处宋 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暂未找到成语病骨支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病骨支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柔情绰态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瑰恣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预言。”
风流蕴藉 《北齐书 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笔底春风 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佳儿佳妇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高宗永徽六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前俯后仰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手臂一推一拉,腰肢前俯后仰,尖削的船头就切着浪水。”
丰标不凡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有个闻舍人,下在本店,丰标不凡,愿执箕帚。”
自取其殃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也终防别生事故,休迟缓自取其殃。”
终身之忧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蟒衣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