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的成语故事


防患于未然

拼音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基本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暂未找到成语防患于未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防患于未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眼观鼻,鼻观心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刀山剑树 《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手慌脚忙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匡超人惊得手慌脚忙,说道:‘这是那里晦气!’”
普度众生 《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扶危济困 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各取所长 唐·吴兢《贞观政要》:“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三对六面 茅盾《子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
穷极思变 宋·程颐:“热极生风,穷极思变。”
初发芙蓉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趾气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