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的成语故事


勤能补拙

拼音qín néng bǔ zhuō

基本解释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处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暂未找到成语勤能补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勤能补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异宝奇珍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春宵一刻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缨络经 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余音绕梁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裁书叙心
项庄舞剑 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暗室亏心 元 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神怡心旷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1回:“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悠,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摄手摄脚
人心如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