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守舍的成语故事


魂不守舍

拼音hún bù shǒu shè

基本解释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暂未找到成语魂不守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魂不守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浪费笔墨 老舍《多鼠斋杂谈》:“他便也只会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攻击别人,且自鸣得意。”
信而好古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支离拥肿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夏侯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拥肿之鉴也。”
低心下意 《朱子语类》卷四四:“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
清正廉洁 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谈霏玉屑 宋·欧阳澈《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诗:“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头脑发胀
遁身远迹 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一年三节
干国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