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黄土的成语故事


一抔黄土

拼音yī póu huáng tǔ

基本解释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出处司马迁《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暂未找到成语一抔黄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抔黄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通同一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通同一气的。”
弃暗投明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礼义廉耻 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心痒难抓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且说潼关众将听得破万仙阵,俱在关内,一个个心痒难抓,恨不得也来看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胆战心摇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官卑职小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我想来嵩父子之恶,神人怨怒,只因朝廷宠信甚固,我官卑职小,言而无益。”
神不附体 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身体不快,又遇着这等人物,教我神不附体,何时是可也。”
朝益暮习 春秋·齐·管仲《管仲·弟子职》:“朝益暮习。”
虫鸣螽跃 《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原始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