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离德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 xīn lí dé
基本解释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出处《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暂未找到成语离心离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离心离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无理取闹 | 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
指鸡骂狗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
相濡以沫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犀角烛怪 | 《晋书·温峤传》:“峤旋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怪状。” |
费力不讨好 | 老舍《今年的希望》:“杂文本非所长,写不出什么道理来,何苦费力不讨好,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而又不能使篇幅增光呢!” |
喜眉笑脸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2回:“村里的人,听说把抓去的人救回来了,一个个喜眉笑脸,跑来村口迎接。” |
冰壶玉尺 | 《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
责己以周,待人以约 | 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不著见效 | |
嶔崎磊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