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的成语故事


迅雷不及掩耳

拼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基本解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晋书 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暂未找到成语迅雷不及掩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迅雷不及掩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祸乱滔天 《晋书·惠帝纪》:“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纪绝。”
败德辱行
事急无君子 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克传弓冶 《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
脱缰之马 茅盾《夜读偶记》:“但因采取了漫谈的方式,信笔所之,常如脱缰之马,离题颇远。”
万世不朽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4回:“宫保若能行此上策……功垂竹帛,万世不朽!”
形劫势禁 严复《原强》:“夫奴虏之于主人,特形劫势禁,无可如何已耳,非心悦诚服,有爱于其国与主,而共保持之也。”
铲旧谋新 宋·田况《儒林公议》上卷:“志欲铲旧谋新,振兴时治,其气锐不可折。”
敬上接下 《隶释 汉金乡长侯成碑》:“安贫乐道,忽于时荣。敬上接下,温故知新。”
剖析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