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保夕的成语故事


朝不保夕

拼音zhāo bù bǎo xī

基本解释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暂未找到成语朝不保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朝不保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礼贤下士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成群结党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二节:“但是这人却是鬼计多端,有不少的成群结党的党徒。”
木人石心 《晋书 隐逸传 夏统》:“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佶屈聱牙 唐 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肉山脯林 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 夏》:“以人架车,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
远交近攻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乃文乃武 唐 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遗艰投大 明·海瑞《赠廖锦台膺首荐序》:“人不深责之官,变之于遗艰投大、人所属心之日乎?”
猛士如云 朱德《赠友人》:“华北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